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挑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支部建设和集体凝聚力,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0级本科生在系主任谢祥老师和刘笑辰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11日-7月22日在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唐山研究院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为期12天的集体实习,坚持以“学思用贯通、践悟行融通、知信行统一”的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到广阔天地中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学思用贯通”之专业实习
数字孪生3D实景建模
当信管学生第一次走进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就被实验室内陈列的实景沙盘吸引了目光。中心主任刘峰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数字孪生”的概念及其在提升高速铁路建设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的重要实践意义,并提出将实景沙盘映射到数字世界的目标,这也正式开启了同学们数字孪生3D实景建模的帷幕。这项任务对于没有任何工程制图基础、3D建模经验的信管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北京博能科技企业导师徐敏的指导下,信管学生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建模方法,熟悉3D MAX工具,同时采用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将大任务拆解为实地测量、空间建模、纹理修饰等小任务,通过小组配合、齐心协力在4天内完成整个沙盘的3D建模。
嵌入式测试体验
ETest是一种嵌入式系统测试工具,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多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在凯云科技企业导师李佳洁的指导下,信管学生了解了嵌入式设备在工业实践中的重要应用,开展了基于嵌入式设备的测试实验活动,完成了嵌入式测试的“初体验”。
软件测评实战
在9001cc金沙以诚为本软件评测实验室,信管学生参与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软件评测中心“MA1010测量审核软件”的测评实战中。面对医疗管理平台的测评任务,同学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在紧张的时间限定中,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不断进行测试和反复验证,累计发现近百个系统潜在缺陷。同学们认真撰写用例记录表、用例执行表和缺陷表,为后续优化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学们通过努力和付出,圆满完成了这一测评任务,展现了信管学生们的实力和潜力。
在小组大PK环节,3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测评任务汇报,刘峰教授、谢祥老师、罗琼老师等点评了各个小组的工作,对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学习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并从系统测评维度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软件评测中心为获奖小组发放了奖励,刘峰教授也给表现突出的同学赠送了其撰写的《高速铁路信息化技术》一书,这不仅将信管学生们十几天唐山集中实习推到了最高潮,也宣告了信管专业本科集中实习第一期圆满结束。
“践悟行融通”之研讨交流
实习期间,信管学生也参与了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举办的“数字孪生赋能智慧轨道交通创新发展研讨会”,张加依同学作为代表在研讨会上汇报了同学们共同完成的基于博能BLinkOS平台的铁路数字沙盘成果,获得了包括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原校长谈振辉、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孙远运、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涛等在内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会后,谈振辉校长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鼓励学生们要勇于向老师提问,学好专业知识,积极主动迎接挑战。
“知信行统一”之主题教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本次暑期集中实习既是一次专业能力的锻炼、综合素养的提升,更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革命信仰的塑造。
研学实践:参观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增强对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起源,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在未来工作和学习中追求卓越的动力,培养对专业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热爱,7月16日,信管系教师党支部组织在唐山实习的全体同学赴铁路源头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博物馆参观研学。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黑色长河》大型主题展览,展馆内一件件精美的文物、生动的图文影像与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使学生们在宏观历史脉络中多元、立体地了解到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与艰辛、中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深刻领略了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风采与文化,切实感受了开滦工人采掘光明的情怀与精神。
同学们着重聆听了唐胥铁路的发展脉络。唐胥铁路建成于190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路之一,标志着中国现代铁路建设的起步。它为中国的交通运输领域开创了新的篇章,为后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铁路交通对经济发展、区域联系和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以及它是如何推动当地产业和城市的发展,这极大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国铁路交通事业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黑色的铁轨上,涌动着开滦工人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作为“洋务运动”中创兴的产业,开滦之所以能跨越三个世纪,至今仍充满生机,“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其生生不息的灵魂。
“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骡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1919年李大钊同志以“明明”为笔名在《每周评论》第十二期发表的《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力透纸背的文字,让同学们回望历史时刻,品读着红色印记钩织而成的力量。1922年和1938年的开滦五矿大罢工在民族危亡关头,展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在敌后树立起抗战斗争的一面光辉旗帜,成为了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生动象征。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开滦矿区近乎变成了一片废墟。面对地震造成的严重损失,开滦工人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投身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1976年8月7日,震后第10天,马家沟矿率先生产出第一批抗震煤,震后一年全部生产矿恢复生产。毛泽东主席曾称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周恩来总理两次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这些历史瞬间,凝聚着开滦工人的智慧与勇气,演绎着他们的无畏精神。同学们表示,这份红色的热血与忠诚,让他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必将继续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息。
支部活动之参观李大钊纪念馆
为传承红色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7月22日,同学们参访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同志的纪念馆。
李大钊纪念馆位于李大钊同志的故乡——河北省乐亭县,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手迹和实物,生动地展现了李大钊同志一生艰苦创业、坚定信仰和追求真理的伟大历程。在解说的带领下,同学们一同回顾了李大钊同志的革命事迹,聆听了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英勇故事,深受感动。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创建者之一,更是中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在国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投身工人运动,领导和参与了许多工人罢工运动,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组织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政治主张和革命信念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激励着中国青年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在纪念馆内,同学们认真阅读展品文字,学习李大钊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忘我奉献精神。他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将红色的印记钩织在同学们的心中,激发了对先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在回程的大巴车上,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集中实习,自己受益匪浅,未来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继承中国革命先烈的遗志,以更加果敢的勇毅行动担当使命、以更加奋发的势头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