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上海莱士以47.58亿元成功收购同路生物89.77%的股权,外延式并购再下一城。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的产品品种增至11种,单采血浆站数量增至28个,一举超越国内同行,整体规模位居行业首位,成为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与蓝筹,并正式跻身世界级的血液制品龙头企业之列。
截止2015年1月7日,上海莱士A股市值606.85亿元,在全A股排名第86位;在行业内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云南白药;在中小板排名第6位。但上海莱士的脚步或不止于此。根据其既定战略,通过持续不断的并购整合,上海莱士旨在打造血液制品行业的民族航母企业。经过国内的“连环并购”,上海莱士在国内已成为血液制品行业整合“第一人”,其在不断加强国内行业整合力度的同时,或将布局海外,开启全球生物医药大海中的民族航母之旅。
医药改革 利好血液制品行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质量需求提升,我国对于医疗行业的需求也越来明显。在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提出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行业,力争在2020年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未来7年的复合增速达到22%。
2014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向8个行业协会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药品价格改革的深入,药品政府定价有望最终取消。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的实际交易价格将由市场竞争形成。但是,药改对上市药企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创新性的药企影响偏向正面,而低水平的仿制药将受到冲击,而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属于被压抑式发展,政策的松绑有望为其带来重大利好。
德邦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小组表示,目前国内血制品基本都被纳入基药目录,发改委曾两次上调部分血液制品的最高零售价。以10g/瓶人血白蛋白为例,提价前最高零售价为360元,提价后达到378元,提价幅度为5%,但相对血浆源的采集难度和成本提升,5%的价格涨幅并不能覆盖企业相关成本,特别是现在浆源的稀缺,献浆的人员越来越少,再加上营养费的价格的上涨,药品价格的上涨赶不上成本的上涨,血液制品企业提价动力较强。
在医院采购的所有药品中,只有血制品与疫苗无需经过地方招标而直接进入医院销售。如果国家发改委放弃定价权,那么这两类产品可由企业自主定价,没有地方招标价格限制之忧,将成为此次药品价格改革的赢家。
从当前情况测算,对于血液制品行业而言,血制品行业未来三年供不应求的实际状况决定其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属于资源稀缺型行业,单采血浆站设置与运行均受到国家严格监管。自2001年起,监管部门不再批准新增血液制品企业的设置和运营。目前,我国正常经营血液制品企业仅约20余家。血液制品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以及人民生命健康,用途广泛,救死扶伤效果明显,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然而,由于受到原料生产限制,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血浆实际需求量为12000吨,然而采浆量估计仅约为5500吨,供需相差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高增长并没有给行业内相关企业带来高收益,产品未能依靠供求关系进行市场化定价,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十分被动。
同时,由于血液制品行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并购重组的九大行业之一,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增值税从17%下调到3%。根据发改委最新公布的政策,血液制品价格有望放开,由于产品供不应求,相关企业的销售利润有望大幅增长。
并购热潮 聚焦蓝筹
2014年是资本市场重组并购浪潮迭起的一年,受益于国家监管政策支持和行业发展态势,未来行业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并购正在塑造新的行业蓝筹公司。
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收购兼并案例也不少,如2008年天坛生物收购成都蓉生,2012年沃森生物收购河北大安、汉森生物收购南岳制药、博雅生物参股海康生物等。但尤其引人关注的还属2014年上海莱士接连收购邦和药业和同路生物。
2014年初,上海莱士凭借自身丰富的并购及整合经验,成功收购邦和药业,实现对邦和药业的无缝衔接,促使邦和药业2014年业绩的显著增长,同时增厚了上市公司当年的盈利水平;2014年12月,上海莱士又以47.58亿元的对价成功收购同路生物89.77%股权,单采血浆站数量增至28个,一举超越国内同行,成为血液制品行业的中国第一与亚洲第一,正式跻身世界级血液制品龙头企业之列。
通过并购,上海莱士的单采血浆数量与整体规模已经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发布的战略,上海莱士将在未来5年内继续加大对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行业整合力度,以外延式并购为跨越,全面推动外延式并购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世界级的血液制品领先企业。同时,公司将以内生式增长为根基,加快现有浆站建设步伐,加速布局新建单采血浆站,加强尚未开发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成为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代表中国的生物医药标杆企业。
民族航母 中国未来
从血液制品行业的全球发展情况来看,国际血液制品巨头通过行业内整合并购,扩张浆站数量,提升规模效应;反观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加上政策因素,国内公司浆站拥有数量远不及国际行业头,对于行业内公司来说,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勇敢的走出去或将成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国际血液行业巨头公司CSL贝林的发展来看,不断并购,而且是跨境收购,才能实现在国际市场中的溢价和议价能力。2000-2004年,在全球市场低点时期,CSL通过一系列跨国并购,血液制品业务迅速壮大为全球第二,为其后十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CSL以10亿澳元收购了瑞士红十字会下属公司ZLB生物原生质制造厂;2001年,CSL收购了美国Nabi下属的47个血浆站;2004年,CSL公司以9.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ventisBehring,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治疗性血浆制品生产商。
在收购AventisBehring之前,CSL的血浆制品行业排名第三位,位于Baxter和安万特公司之后。而以美国为基础的AventisBehring公司是全球第二大血浆制品公司,其市场份额为15%,大约为CSL的ZLB公司的两倍之多。通过此次收购,CSL公司不仅更多的控制了血浆制品的价格,扩展其产品范围,更加补充了其在欧洲和日本市场的占有率。
持续不断的跨国并购使得CSL带来了跨越式的增长,仅1994年-2013年的10年间,CSL的营业收入从1.93亿澳元增长到52.26亿澳元,增长了26倍。借助外延式的增长,公司品牌、规模及利润水平稳步提升,CSL的公司市值自上市以来增长83倍,而同期澳大利亚的综合指数只增长了一倍。
无独有偶,国际血制品公司,特别是排名靠前的公司,大多是通过行业并购做大的。
2011年,国际血液制品行业中世界排名第五的基立福(Grifols)以蛇吞象的态势收购了当时行业内排名第三的塔雷克斯利(Talecris),从而成为全球血液制品行业三巨头之一。
2011年,Grifols通过发债筹集14亿美元现金+溢价53%换股收购的方式,合计34亿美元并购了Talecris公司。并购前,Grifols的营业收入仅为12.7亿美元,其中血制品收入为9亿元,而Talecris公司收入为15亿美元。在完成蛇吞象的收购之后,Griflos公司拉大了与二线血制品公司的差距,完成向第一梯队晋级的快速转换。
回顾中国市场,面对有着全球人口最多的巨大市场,中国的血制品行业公司却有着与全世界 最大的消费市场并不匹配的市场地位。
从血浆站的拥有量来看,基立弗公司拥有血浆站150个,CSL贝林拥有70个,而百特公司有65个,而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上海莱士在完成并购后也只有28个。而从总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来看,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还很大。
面对现状,中国的企业也在着力改变这一现状,以上海莱士为例,其战略明确提出要以内生式增长为根基,在2020年以前以外延式并购为跨越,全力打造世界血液制品行业的民族航母企业。
从上海莱士现有的并购情况来看,其拥有丰富的外延式并购及整合经验,从2008年登陆中小板之后,在2013-2014年间,先后完成了对郑州邦和药业100%股权的收购,对同路生物制药89.77%股权的收购,快速实现了公司在国内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并购后的规模效为公司带来极大的增长潜力。
特别是在并购同路生物之后,上海莱士实现了对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人力、销售和财务的有效整合;拓宽了发展空间,通过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业务单元和环境条件,并利用双方品牌的协同效应,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中间,给企业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根据已经发布的公告,上海莱士2014年实现净利润将实现2倍以上增长。合并同路生物后,上海莱士未来的高速增长仍然可以期待。
伴随着国际市场公司的并购热潮,跨国并购已经逐渐成为潮流,如何能在国际巨头的压力之下快速发展,也成为国内公司特别是行业龙头公司必须思考的问题,身处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是被国际公司收购,还是选择走出去收购别人,上海莱士或将开启全球生物医药大海中的民族航母之旅。
大众证券报 2015年0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