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联建光电(300269.SZ)并购友拓公关以及易事达100%股权的重组计划获证监会批准,由此,联建光电打造大户外传媒集团、完善大户外传媒产业链的计划初见雏形。
这是今年创业板公司的又一战略并购,也是今年创业板市场上的第439起并购。
今年以来,新兴产业频频上演“联姻”美事。立思辰(300010)花费5亿聘礼将汇金科技揽入怀中,华录百纳(300291)25亿迎娶蓝色火焰,蓝色光标(300058)频频出手,抱得数家广告公司而归……倏忽间,创业板跨入密集并购期。
成立5年的创业板,历经股市跌宕、经济下滑等风雨考验,已经走过孩提时代,起步走稳。一些创业板公司,利润增速未必亮眼,但扩张速度非常快,通过对上下游的收购并购,已经形成了很强的扩张效应。运行活跃、充满希望与打破常规、尝试创新交织,成为创业板性格的代名词;并购频繁、产业新兴和高新技术,正是此时创业板的特性。
并购重组活跃
与主板并购有所不同,创业板推出至今,发生的并购重组大部分是产业整合式并购,对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同行业或上下游进行并购整合。无论是文化产业领域的蓝色光标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产业链覆盖,还是办公信息系统服务行业的立思辰通过两次并购,完成了专业技术整合与专业领域延伸,这些细分行业的领军者,都是在公司登陆创业板之后,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了主营业务,并且拓展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例如蓝色光标,能够成为国内“营销第一股”,凭借的就是多次的并购重组。2010年2月,蓝色光标登陆创业板之后,利用超募资金、股份支付等资本市场赋予的优势条件,展开了一系列并购,并购规模从最初的不到400万元发展到最大的并购标的金额近18亿元,通过系列收购,蓝色光标的业务范围覆盖到公共关系服务、广告的各个领域。
前后十余笔并购,让蓝色光标的发展呈现跨越式。截至2013年底,公司的营业收入从上市前2009年的3.68亿元增至35.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0.48万元增至4.39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幅度均为上市前的将近10倍。公司市值也从上市初的30亿元增长到超过200亿元。
目前,创业板公司中,类似的并购越来越多,今年已形成爆发趋势。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创业板今年共发生并购事件439起,涉及TMT、文化传媒、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而去年同期仅发生并购101起,同比增加334.65%;在并购金额上,今年并购金额共涉及835.83亿元,而去年同期共涉及金额109.52亿元,一年之内,并购金额暴增663.15%。而2009年10月到2014年的四年间,创业板仅仅发生并购事项385起,涉及金额351.52亿元,今年前十个月里,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四年的总和。
虽然面向结构优化形成整体规模的并购越来越多,但市场上也不乏为了炒作股价刻意跟风、追逐热点的并购行为。知名并购专家、长江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李晓阳表示,“就怕并购重组越来越多,出现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估值虚高等情况,打着并购重组的旗号欺骗投资者,需要监管层督促公司加强披露,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资本培育
无论是蓝色光标打造传媒集团,还是立思辰构建信息服务帝国,这些样本企业都离不开创业板融资平台的培育。由于经营风险较高、盈利状况不稳定等多方面原因,中小微企业往往导致融资难、融资贵。在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些企业获得的资本培育,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尤为重要的基础。
2012年,上市两年的立思辰遇见了国内宏观经济下滑、上游产业变化带来的业务、市值“双杀”,全年净利润下降近四成,市值一度跌至上市以来的最低值12亿元。
但目前,立思辰已成为领先的内容安全和视音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在教育领域有很大发展,其原因是“创业板给予了立思辰宝贵子弹,募集资金起到了重要作用。”立思辰董秘华婷称,“公司能够有转型的勇气和信心,除了公司高管对自身事业的孜孜追求外,资本市场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使用募集资金投入研发以及收购合众天恒与乐易考,那么,公司还需要在教育行业内摸索更长时间,也许对一个新进入者来说,意味着永远丧失了弯道超车的绝佳良机。”华婷称。
对于创业板资本培育的感受,立思辰董事长称,“大部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登陆资本市场时,往往已经是一个垂直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如何发展做大做强,既要吸取成功者的经验,也需要将自身的战略传达给资本市场,以获得支持。资本市场是搞活经济的助推器,天然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立思辰做了很多的探索,是创业板开拓进取的创业者们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的过程的一个缩影。”
在资本培育市场的同时,市场反过来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运作方式,例如华泰联合证券在为立思辰的重组交易提供财务顾问服务的同时,率先尝试了过桥融资服务;在蓝色光标收购博杰广告的案例中,并购公司通过单向业绩对赌向双向业绩对赌过渡;华录百纳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程中,均通过向影视公司管理当局进行部分配套融资,从而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分享在收购过程中由于协同效应、公司市值上升而带来的收益。
创业板打通了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链条,在企业转型时期,起了巨大作用。在市场化环境下,创业板的并购重组催生出多元化的交易方式,提升了并购重组效率,同时,多元化的交易方式为市场注入活力,反促进创业板的迅速发展,成为正向循环。
助力转型
通过新的上市公司IPO登陆和现有上市公司优化转型,创业板作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正肩负起承担产业转型的重任。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创业板目前已经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290家,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七成多,广泛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112家)、节能环保(46家)、高端装备制造业(32家)、新材料(43家)、新能源(16家)和生物(41家)等领域。
从规模看,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成为创业板的中流砥柱,2013年,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贡献了创业板市场69.74%的营收和72.55%的净利润,此外,从上市前到2013年,这些公司的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20.78%,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此外,创业板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创业板271家制造型企业已累计获取发明专利3793项,实用新型专利11584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4145项,实用新型专利5476项。其中,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4045项。在充分的研发投入下,创业板制造型企业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与技术实力,并成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在机会的身旁,往往会有风险存在,创业板也不例外,自从创业板成立以来,波动性一直存在,2012年,创业板指数连连暴跌,最低达到585.44,相比于成立之初近乎“腰斩”,此外,超高的市盈率也是投资者担心的另一个不稳定因素,截至10月22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67.87倍,比纳斯达克高出一倍左右。
在创业板平台的资本培育下,新兴产业公司蓬勃发展,在不断地创造“新富豪”、为PE、VC以及股市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创业板上的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张和发展壮大,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生机与活力,创业板亦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经济观察报 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