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今年并购再创新高

2014年08月25日信息来源:2014年08月25日
    交易总价值达1.67万亿
    继2013年突破历史纪录后,2014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并购重组继续出现量级的井喷。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的7个半月时间里,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数目(编注:包括已完成和未完成,下同)达到2570起,交易总价值合计达到16727.17亿元;2013年全年的交易数目为1632起,交易总价值15774.85亿元,2013年的数字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
    并购市场出现了三大特征:行政审核简化、产业整合和资产注入成为主流、“失败式”重组案例有所增加。
    上半年A股并购数首次超全国总数50%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发动的并购重组项目,数量上比去年有大幅增长,但已完成项目的交易总价值却出现下降。
    数据显示,已完成项目为1110起,未完成项目为1460起,分别同比增加67.2%和50.83%。今年已完成的并购重组项目金额为4280.22亿元,同比减少了26.44%;未完成的并购交易项目金额却达到12446.95亿元,同比增长了25%。
    由此可见,今年已完成的并购项目单笔平均交易价值远低于去年,同比下降了七成。
    值得关注度的是,未完成项目的平均交易价值同比大增284.8%。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企业的并购路径中,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路径。根据华泰联合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收购方为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数量占我国全部并购交易数量首次超过50%。 
    “失败式”重组案例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并购市场热度的不断升温,并购市场出现产业整合、资产注入、借壳三大新特征,前两个路径已成主流模式。
    截至2014年7月底,沪市上市公司重组停牌的公司数量达到92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84家。92家停牌公司中,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市场化产业整合类和以国资为主导的资产注入类分别达到35家和32家,超过整体数量的三分之二,上市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产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发挥协同效应或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借壳上市类的重组仅有17家,占20%左右。
    第二新特征为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配套制度不断完善。2014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减少事前管制,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赋予定价机制灵活性,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工具和配套融资,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目前,证监会对并购重组案的审核批复周期一般在2至3个月。
    值得关注的是,“失败式”重组案例有所增加是第三种新特征。
    先停牌再找重组对象的现象屡屡出现。今年以来,已经有29家公司因各种原因终止筹划重组,接近三成的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停牌未能形成重组方案,平均停牌时间达到70天。“主要是内幕交易监管的加强,上市公司大股东稍有并购重组意向便停牌,导致停牌时间大幅提前。”一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表示,在公平与效率间权衡,“还是倾向于以公平为主。”
    产能过剩行业并购仍较少
    并购业井喷的同时,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间发生的并购占比不高。
    在今年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交易案中,电力企业间的并购数量仅占比2.3%,煤炭企业间的并购案数量占比0.723%,钢铁企业间的并购数量占比仅0.44%;另外,化工企业间的并购案仅有7起,钢铁企业间的并购8起,铝业间的并购仅有1起。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虽然国家大力推动传统企业转型、产能过剩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受制于几大根深蒂固的制约条件。
    首先,产能过剩企业多为大中型国企。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多为跨省关系,“在讨论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到地方产业的保护政策,久谈不下。”
    其次,产能过剩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这种亏损的并购标的,对上市公司来讲属于不良资产,也不受投资者欢迎。”
东方早报 2014年08月21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