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并购估值系统:101个样本揭秘隐藏估值

2014年04月16日信息来源:2014年04月16日

    乘着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东风,在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的并购成为资本市场一道沸腾的盛宴。
    据统计,从2013年截止到2014年4月5日的文化产业的并购项目共136起,其中完整有效样本为101个。
    文化产业的范围很广泛,从并购标的所属细分行业,将其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影视、广告、游戏(家庭娱乐软件)和其他,其中“其他”的分类中包括出版、有线和卫星电视、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教育服务等。
    享受盛宴的不仅有买卖双方,还有热衷追捧文化产业的股民,一旦并购成功,接连的涨停带给股民的皆是真金白银。然而,这种股市的喧嚣是否具有持续性,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究竟能否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和改观,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轻资产的创意产业,其估值方式与传统产业的估值方式截然不同,我们试图从并购项目的数据挖掘中,找到这个行业估值的某种可参考的共性。而这些数据包括交易标的估值、估值方法、账面价值、增值率、PE估值、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净利润等。
    在并购潮刚刚涌起的资本市场,下文将为你提供一份文化产业方向的估值导航。
    影视估值波动最小
    从目前文化产业并购的案例来看,“动漫、游戏估值较高,广告目前还未看到估值较高的案例,而影视由于其专项性以及未来营收的不确定性风险高,起初并购较为谨慎,主要是业内资本出于全产业链布局的考虑,而目前看来,也有被高估值的可能性。”艺恩咨询高级分析师杨舒婷称。
    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4年4月5日,影视文化并购项目共25起,并购金额超过100亿。
    从并购项目的控股率看,在25起并购中,有20起并购属于控股型并购,控股率达到80%,而达到100%控股的并购为10起。从具体的并购项目看,仅有一项并购涉及的是影院并购,即新文化并购的兰馨影院60%股权,其余皆为影视内容制作公司。
    从该行业的并购估值走势图可以看到,影视文化行业的估值走势相对平稳,一般估值在PE20倍上下浮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采用的PE为静态PE值,采用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净利润作为参照。所以在计算出来的PE数时,有些估值高得不可思议。而在并购影视文化时的估值方法一般采用收益法。
    “收益法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估值方式,不仅是对上市公司来讲,还是对股民来讲。比如上市公司市盈率20倍,10倍去收购一个公司,收购完成后,对所有股东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并购完成后这个10倍的资产就有一个20倍的溢价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并购的时候股票会涨的原因。”专注文化产业投资多年的浙商创投合伙人李先文称。
    在李先文看来,用收益法对影视公司估值并且给一定的溢价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影视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和作品,在财务报表中是没法体现出来的,而且这样的轻资产的公司,主要成本一般是人员和房租,如果按照传统的PB法估值的话,肯定是很有争议,而且很难定价,所以大家会通过预期收益来做定价。
    这里所说的“通过预期做定价”即预测未来1到3年的净利润,以此为基准做出相应的PE估值,此为动态PE。
    从静态PE估值动态图看,基本围绕20倍PE上下波动,比较吻合市场人士关于目前的并购影视文化的估值一般都在PE15左右的判断。
    但也有例外。2014年1月,北京旅游以1.5亿元100%收购光景瑞星,以2012年净利润-239.32万元的静态PE算,此时的PE估值为-71,2013年的净利润为-381.11万元。
    成立于2010年的光景瑞星,由影视圈内著名投资人宋歌、杜杨投资并管理,目前主要从事影视剧拍摄及影视剧投资,但尚未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出品知名作品,其在2013年投资及拍摄的影视剧收入预计将在2014年集中体现,因此投资价值目前还难以评估,不过根据业绩承诺,此次并购2014-2017年动态PE分别为9.7x、6.1x、4.9x、3.7x,显著低于行业估值水平,说明已经充分考虑到新拍摄影视剧的风险因素。
    而估值最高的当数帝旺公司以5865万港币收购泉城控股51%股权,静态PE估值为40.44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影视文化公司的时候,有一些主业与影视文化相距甚远的上市公司也加入了并购的队伍,比如中南重工、熊猫烟花和湘鄂情,前两者是100%收购,静态PE估值分别为15和14,湘鄂情则是接连51%控股收购两家影视公司,静态PE分别为39和20。
    “在整个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像湘鄂情、中南重工、熊猫烟花这几个都属于传统产业必须产业转型的代表。它不得不转型,如果转型去做房地产,其实并不见得风险小。比如现在通过文化创意这种产业去发展,不见得是坏事。”李先文称。他认为未来这几家公司的主业有可能变成文化产业。
    而杨舒婷则认为这类并购能否很好的规避并购后的“消化不良”和“排异反应”,才是后续公司的重点。
理财周报 2014年04月14日

分享: